
汉中博物馆坐落于汉中市城区东南隅的古汉台之内。
汉中博物馆内的基本陈列分为褒斜栈道史陈列馆、石门十三品陈列馆、出土文物陈列馆、生物化石陈列馆、古字画陈列馆和革命文物陈列馆等6大部分。珍藏汉中地区的出土文物和碑刻、拓片、书画等精品千余件。其中最为珍贵的是有关褒斜道、石门及其摩崖石刻的陈列。
褒斜栈道史陈列馆为我们再现了世界交通史上的一大奇迹。古褒斜道历史久远,号为蜀道之冠,是我国历史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条栈道,历史上“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典故中的栈道指的就是褒斜栈道。褒斜栈道北通关中,南接蜀汉,凿山为穴,架木为桥,长逾千里,历代相继,历时2000余年。千百年来,它既通行过和平时代的商旅,又闪耀过战争岁月的刀光剑影。
石门十三品陈列馆中收藏的摩崖石刻堪称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石门位于褒斜道南口,是公元一世纪时人工开凿的一个隧道,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人工开凿的穿山隧道。石门隧道两壁和褒河两岸的石壁上遍布着从东汉、魏晋至明清的诗咏碑刻与古栈道修凿碑记。石门十三品又称汉魏十三品, 是这些摩崖碑刻中深受书法家们推崇的珍品。它包括《石门颂》、《李君表》、《玉盆》、《石虎》、《衮雪》、《李苞通阁道碑》、《石门铭》等,其中又以《石门颂》及《石门铭》最为有名。这些碑刻既有高度的史料价值,又具有高度的书法艺术价值。清代书法家罗秀书观石门汉刻赞曰:“其古恒也,如龙蟠深壑而其鳞角校杼;其飘逸也,如凤舞晴空而其羽毛鲜丽”。
古栈道和石门在我国交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另外,博物馆中的生物化石陈列馆展现了汉中沧海桑田的古地质变迁;出土文物陈列馆展现了汉中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而革命文物陈列馆则展现了从太平天国到中国民主革命时期汉中人民的光荣革命斗争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