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币是古代的纸币,它本身没有价值,是代表一定价值的符号,是在信用关系比较发达的情况下为社会所公认的一种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钞币的出现,表明我国货币已发展到较先进的阶段。
中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据说,纸币的雏形,早在西周时期就已出现,叫做“里布”。春秋战国时,又有“皮币”、“傅别”。汉武帝时有“白鹿皮币”。唐朝有“飞钱”、“便换”。五代十国时有长沙的“契券”。严格地讲,这些都还不能算是真正的纸币,但是它们对钞币的产生有着重大的影响。
我国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初年的“交子”。宋、金、元、明、清各朝都发行了多种类型、名称各异的纸币,由于其中叫“宝钞”、“钞券”名称的使用年代最长,所以一些钱币学家把古代的纸币通称为“钞币”,(72)以便和现代纸币相区别。钞币的流通到清咸丰官票宝钞消亡为止,大约有八百七、八十年。以后近代银行券兴起,中国纸币的发展即进入了另一新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