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是朝鲜族喜爱的一种大型民间体育活动。比赛往往在屯与屯,里与里间进行。人数少则百人,多则上千人,并组织农乐队助兴。比赛前,在总指挥指导下,收集稻草和葛藤,拧拔河绳。几百人参加的拔河绳,分主干绳和分支绳。主干绳又分雄索和雌索。雌索一端是圆套。雄索接在圆套内用木簪别住。
主干绳每隔2米左右就要分成几个分支绳,以便更多人参加。比赛开始前,两队各自集中选手。他们像即将出征的勇士,集于村头,在民族乐器的伴奏下,高唱拔河歌。总指挥申明纪律,讲明战略,然后向比赛场进军。二军相遇,做好战事准备后,总裁判鸣笛开战。竞赛双方的领队亲自指挥督战,选手们喊着"嗨唷嗨唷"的号子,村民及农乐队或唱或喊,为之助威。经过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的长时间较量,分出胜负。胜者大摆宴席,尽兴歌舞。胜利者视拔河绳为吉祥物,认为用来肥田可获丰收;用来出海,可保平安。本世纪初,这样大规模的拔河已不多见,代之以现代拔河。
吉林省民间游艺竞技习俗,丰富多彩,千姿万态,各自显示了其本民族的独特风格和各自不同的历史传承、地理环境以及生活生产方式下形成的文化特点。有些虽然比较原始、古老,却在不同程度上留下了该民族人民生活的历史足迹,特别是与生产的密切关系 (如汉族的秧歌之与农耕文化的关系,满、蒙的骑射与狩猎生产、草原文化的关系)。有些游艺竞技习俗,经过不断改革、更新,在今天仍发挥其积极的文艺宣传职能及增强人民体质,移风易俗的作用;有些不健康的游艺,已为现代的竞技所代替。
|